薄松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去年国务院已将其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肯定其悠久的历史和蕴含的文化因素。七夕节的中心文化内涵是由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引发出来的情结,它从萌始到形成、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中华大地上也形成多彩多姿...
详细内容日前,文化部发布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办法》的有关规定,文化部新闻发言人接受了中国政府网的采访。问:世界文化遗产的范围是如何界定的?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将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
详细内容中国文化网消息:9月20日,孟加拉南北大学孔子学院办公室落成典礼在该校举行。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郑清典、文化参赞刘三振等应邀出席该典礼。应邀出席的孟方代表有南北大学校董会主席热哈娜女士,南北大学副校长西迪基先生以及孔子学院院长伊利亚斯先生等。...
详细内容“非遗节”暨联合国特别会议是本年度在成都举办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国际文化盛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负责人表示,人类的文化是多元的,价值也是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矫正了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中的贵族化眼光和等级化偏见,因此,“...
详细内容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博峪乡,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到初五,居住在这里的白马藏族人都要举办“采花节”来庆祝端午,这个习俗从古到今,代代相传,至今还保留着原始的风貌。博峪乡地处甘肃、四川的交界处,距离著名的旅游胜地九寨沟仅一山之隔。 “采花节...
详细内容新宾满族农家,有许多人将五月初五称为“药香节”。妇女们唠起家常都说:“五月节”天不亮采来的草药可灵了。还有的说这天露水就好像灵丹妙药,若是用这天早晨的露水洗眼睛,保你一年眼睛明亮,真是圣水一般。五月节采的艾蒿荫干后,用来“灸艾子”(针灸...
详细内容黑陶,陶瓷工艺园囿的一朵艺术奇葩。 黑陶,散发着淳朴的寒地黑土的气息,洋溢着现代的文化魅力。 黑陶,陶瓷文化史诗的一个续点。 60年,绥棱黑陶积淀出一段富有光泽的黑土文化诗篇。 黑陶,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310年,距今有4000多...
详细内容历史悠久、风格淳朴的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为雕刻材料的民间工艺品,它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主要产区在浙江省温州、乐清等地。 黄杨木本是难得之物,这就使黄杨木雕在具有欣赏价值的同时也具有了收藏投资的价值。况且,黄杨木雕古朴...
详细内容木卡姆是燃烧的,巨大的激情要覆盖无垠的瀚海,即使已经疲惫,已经变为灰烬,也比沙漠更广大、更炽热。木卡姆是热烈的忧伤,簌簌而下的热泪要把戈壁打湿,令人心碎。木卡姆是沉思的,沙塔尔琴拉出“穹乃合曼”长音,洪亮的喉咙慢慢吐出心底思绪,那从“西...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