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7日,昭通市非遗中心负责人杨志坤、非遗办骨干杨璐前往水富县、绥江县非遗传承点指导第四批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申报相关工作。7月14日至15日,在水富县,市非遗中心一行对拟申报的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的相关情况和申报材料进行...
详细内容7月19日,南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培训班在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举行。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管理办法》,切实提高全县非遗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同时满足...
详细内容2016年7月21日至27日,“2016第三届世界葫芦丝寻根采风之旅暨云南省第二期葫芦丝传承技艺高级(演奏专业)研修班”成功举办。来自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和海南等省市的三十多位葫芦丝爱好者齐聚葫芦丝的故乡德宏,研讨葫芦丝演奏技艺、与德宏葫...
详细内容省非遗中心紧紧围绕省文化厅党组扶贫攻坚工作部署,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各项扶贫工作,定期听取中心驻牦牛坪村扶贫工作队员的工作情况汇报、及时解决困难问题,真扶贫,扶真贫。丽江市永胜县牦牛坪小学是省文化厅结对帮扶地牦牛坪村唯一的学校,是一所典型的...
详细内容6月30日至7月1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委托专业拍摄团队深入昭通市鲁甸县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专业拍摄团队一行四人深入昭通市鲁甸县古老的文化腹地,对水磨镇苗族传统服饰制作、梭山镇竹编制作技艺、梭山皮纸制作技艺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内容和环...
详细内容为搜集整理彝族太平花灯传统剧目,加强对濒临失传的太平花灯的传承和保护,6月30日至7月1日,玉溪市非遗中心人员及市内三位专家到澄江县海口镇松元村调查太平花灯。太平花灯历史悠久,它从汉族地区传入,又有彝族的特色,是与汉族花灯互为姊妹的流行于民...
详细内容云南省文化厅关于严防不法分子假借省文化厅领导名义搞欺诈行为的通知各州市文化局、直属各单位:近期,省文化厅陆续接到举报称,有不法分子假冒云南省文化厅领导名义,以电话通知等方式进行诈骗。为防止各单位上当受骗,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特紧急通知如下:...
详细内容壮族彝族铜鼓舞是壮、彝民族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属群众性集体舞蹈,凝结着历代壮、彝民族千百年来的聪明才智和勤劳智慧的结晶。2006年6月,《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广南共有4个铜鼓...
详细内容斯人已乘黄鹤去——深情缅怀白族扎染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张仕(士)绅先生2016年7月5日,雨季的大理,白族扎染之乡周城村传来不幸的消息——白族扎染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张仕(士)绅与世长辞,驾鹤西去!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所全体同仁恻闻噩耗,深...
详细内容6月27日至7月1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专题培训班(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类)”在重庆市举办。培训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旨在切实提高各地非遗资源数字化...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