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芒市文化馆协同芒市景颇族进步发展研究协会、州民语委、芒市民族歌舞团等40余人到西山乡帮角村调查收集景颇族民间三弦舞资料。在为期1天的调查采访中,三弦舞艺人们踊跃发言,毫无保留的将技艺传授与群众,整个调查收集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随...
详细内容6月29日至7月12日,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盛世天工—中国木雕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西大厅盛大开展,展出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170余位国家级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200余件木雕艺术精品。剑川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木雕作品《花鸟四条屏》以及云南省...
详细内容7月18日,韩国大真大学中国学系考察组深入广南县那洒镇贵马村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壮族铜鼓舞》进行考察。考察组现场拍摄壮族铜鼓舞照片(一)考察组现场拍摄壮族铜鼓舞照片(二)考察组现场观看壮族铜鼓舞照片广南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底蕴深厚...
详细内容火把节是彝族每一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年节。为弘扬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1981年5月2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将彝族火把节确定为全州的法定传统节日。1982年,中共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以“政府主办,民间参与”的形式...
详细内容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准备,7月13日,永仁县公路管理段组织举办了一场“彝族酒歌”比赛。本次比赛选手全部是永仁县公路管理段的干部职工,并邀请永仁县文化馆的老师现场做评委,通过三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和评委的认真评选,从92首参赛酒歌和20位选手中,评出...
详细内容由云南红土情工作室和迪庆州文化局共同拍摄制作的群众广场舞蹈集《和谐迪庆》,目前,在迪庆三县完成前期拍摄工作。《和谐迪庆》包含迪庆州藏族、傈僳族、纳西族歌舞艺术精华,源于原生态、高于原生态的民族舞蹈集,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普及性。《和谐迪庆》舞...
详细内容“大村模式”是中宣部、文化部领导在考察了腾冲县大村文化室后提出来的全国推广的经验。为将“大村模式”在全县扩大实施,进一步加强昌宁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各级通知要求,昌宁县立足实际,多措并举,积极创建“大村模式”。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
详细内容近年来,昌宁县湾甸乡以小湾水电站昌宁移民安置为契机,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依托湾甸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强抓基础设施及民族特色文化建设,不断繁荣民族民间文化,取得了卓越成效,彰显了特色。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
详细内容6月17日至24日,鉴于西盟县民族歌舞团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练就了特殊的表演技能,央视《我要上春晚》栏目组邀请西盟县民族歌舞团原生态打击乐歌舞《木鼓甩发》及原生态舞蹈《拍身击打》参加了节目录制。《我要上春晚》是一档充分发挥中央电视台品牌效应、关...
详细内容为建立“中国苗族刺绣艺术数据库”,受文化部的委托,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所杨晓辉研究员一行2人到我省的保山和文山调查后,6月26日深入到我县新哨镇大红塘村调研苗族民间刺绣。在县文广局和新哨镇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课题组用照相机对大红塘村苗族民间传统...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