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召开2025年“非遗贺新春——云南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新闻通气会,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陈述云通报活动情况。
新闻通气会(摄影:马秀娟)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根据国家及文化和旅游部的工作安排,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精心筹备2025年“非遗贺新春——云南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让市民朋友及广大游客尽享“云南年味”。
覆盖广泛,类型多样
本次系列活动时间长,历时20多天,与春节假日和元宵节高度契合。1月23日将在昆明市五华区南屏街中心广场举行云南省“非遗贺新春——云南非遗过大年”启动仪式,正式拉开全省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的精彩序幕。在此期间,全省各地陆续举办230多场云南非遗过大年活动,遍及全省16州(市)。其中包括表演类非遗项目活态展示展演68场,非遗进景区38场,非遗大集、非遗集市和非遗街区16场、非遗研学3场等,为民众带来沉浸式的年味盛宴和云南版民俗文化大餐。
文化多元,民族共融
春节是云南各民族共同欢度的节日。云南各民族在春节期间的独特习俗、艺术形式、传统技艺等非遗项目,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价值理念的生动体现,充分彰显了云南非遗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是一场全省范围内的传统文化大联欢,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众多、非遗资源丰富的特色,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此次系列活动涉及非遗十大门类数百个项目,将全面展示云南各地、各民族独特的春节文化与非遗魅力,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绚丽文化盛景。云南民族村在1月29日至2月4日将相继呈现景颇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彝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的传统年俗活动,欢迎广大市民、游客到场参与体验。
多点举办,广泛参与
此次系列活动场地广泛布置在景区、商圈、广场、公园、社区、村镇等各类公共场所,设置了丰富多样的体验、互动环节,极大地方便了民众和游客就近参与。在非遗互动体验区,非遗传承人将现场指导游客参与制作手工艺品,让群众和游客亲身感受非遗的魅力。1月23日至2月12日,全省16个州(市)的重点非遗活动将同步开展春节非遗打卡活动,群众参与各地重点非遗活动并完成打卡任务后,可在活动现场领取精美的非遗文创产品,留下难忘的纪念。
活态展示,绚丽多彩
此次系列活动中,京剧、滇剧、花灯等经典剧目将轮番精彩上演,传统民族歌舞欢快演绎,专业团队与民间艺人携手合作,充分展现云南非遗的精湛技艺与深厚底蕴,传递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与价值取向。从1月23日至2月12日(大年三十除外),省京剧院、省滇剧院、昆明市歌舞剧院、昆明市交响乐团以及牛街庄滇剧博物馆的演员和非遗传承人将汇聚在南屏步行街中心广场及周边商场,为民众带来精彩纷呈的非遗歌舞乐与传统戏剧展演。各地除了举行大量舞龙、舞狮、剪纸、写春联、面塑、踩高跷、新年巡游、赶年货节、猜灯谜等传统春节习俗活动外,还推出了晋宁山歌调子会、玉溪米线节、马龙抓鸡大赛、镇康阿数色篝火打歌、双江佤族打陀螺、双柏花鼓节、牟定彝族左脚舞打跳、弥勒阿细跳月、元阳哈尼古歌、砚山草人舞(开年节)、富宁中越牛王争霸赛、龙陵山歌会、维西阿尺木刮表演和射弩比赛等富有地方特色民俗活动,生动呈现云南的非遗独特魅力。
多方协同,凝聚合力
“非遗贺新春——云南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由省、州市、县市区三级政府部门统筹协调,媒体、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文化志愿者积极响应、广泛参与、优势互补、互相借力、共同推动。中国移动云南分公司于1月23日至2月5日在南屏步行街中央喷泉广场设立“云南快闪非遗馆”,民众可在此近距离观赏非遗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并亲身感受创作的乐趣,领略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柏联百盛、顺城购物中心等在南屏街西口举办“云南非遗过大年—非遗进商圈”活动,将非遗展示巧妙融入商业氛围之中,实现文化与商业的良性互动;云南白药还联合昆中药、腾冲制药、云南民族民间医药协会等联合打造“云南非遗过大年—中医药健康养生集市”,现场提供非遗特色诊疗技术演示、养生咨询与体验,非遗传承人还将手工演示搓蜜丸技艺,带领民众体验药粉到药丸的蜕变过程,助力民众欢欢喜喜温暖健康过大年;昆明高山铺多肉公园举办“云南非遗过大年—赶个年味儿集”,展销各类非遗手工艺品,让民众在选购特色年货的同时,深入了解非遗的丰富内涵。这种多方协同的模式,将展现全社会共同参与、共襄盛举的良好氛围,体现春节文化在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科技赋能,服务群众
今年的云南非遗过大年,百度百科与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携手线上联动打造“云南非遗过大年”(百科)AI追年地图,分时间、分区域、分特色给出活动指引,市民和游客可以就近就便沉浸体验“云南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的独特魅力。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展览空间,更是一个你走到哪儿都能获取新年非遗活动信息、非遗知识科普、互动体验的智能化平台。同时在追年地图中用户上传个人照片即可获得定制化新春头像,通过AI技术增加年味,在年节期间增强游客和群众的趣味性互动体验。
2025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我们都是春节的传承人,欢迎全国游客到云南过非遗大年,享受冬暖花开的“醉美”时光,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撰稿:丁晓冰
编辑:王海
编审:黄琛
审核:肖依群
终审: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