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新闻动态

昌宁县湾甸乡采取措施抢救民族民间文化

来源:昌宁县文体广旅局 日期:2012-04-03

    近日,为期50天的湾甸乡2012年第一期傣文夜校班圆满结束,为加强该乡抢救和保护傣族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开创出创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的新格局。

    湾甸乡是昌宁县三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也是全县唯一的一个傣族乡。自1382年湾甸有史记载以来,傣族一直是境内的主要居民。600多年的历史演变,积淀形成了良好的民族传统和丰富的民间知识,傣族语言文字,口述文学故事,民族古籍、民族民间器乐等已经成为承载傣族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现代化的冲击,加之全乡境内两次大规模的移民安置,傣族人口在全乡总人口中的比重从近90%下降至24.23%,民族同化进程加快,众多宝贵的傣族传统文化、民间文学正在逐渐消失,抢救和保护傣族文化、民间文学的工作刻不容缓。自保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启动以后,湾甸乡立足乡情,找准着力点,将每年举办三期傣文夜校班作为该乡创建工作的主要目标。

    本期培训班由乡党委、政府主办,乡文化站承办,于2012年2月1日在文化站正式开班,由精通傣文的退休教师授课,主要教授老傣文、德宏傣文和缅甸三种傣文。参加培训的20名学员主要是机关站所干部职工、中小学教师傣文爱好者。通过培训,学员在读、写、使用傣文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据悉,湾甸乡下甸村新城自然村、大城村大城自然村两个点的傣文夜校将于近期陆续开班。

文章:马 宏(昌宁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银春兰(昌宁县湾甸乡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