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以“乡愁大理,多彩非遗”为主题的大理州非遗展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楼开展。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曾艳参观了展览。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碧伟出席开展仪式并宣布展览开展。
据了解,多年来,云南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保护措施。为不断提高非遗保护传承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文化展现出时代风采和永久魅力,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成果主题展示活动,大理州为首家展示单位,此次展览为主题展示活动的开局之展,未来将有云南省其他州市轮流展出。


(参展作品:“瓦猫”手工银壶)
据介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让大理州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富集的地区,2011年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大理州共公布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450项,其中国家级16项;有代表性传承人2276人,其中国家级12人,非遗保护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四级名录总数位居全省前列。本次展览重点围绕大理州“金木土石布”非遗作品进行陈列展示,共展出作品一百八十多件。

(参展作品:银鎏金“九龙壶”)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省非遗保护中心,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州非遗保护中心,以及相关非遗工作者出席开幕仪式,并参观了展览。据介绍,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12月。
来源:转载自“大理文旅融媒”